人与海洋,是怎样的关系?

海明威笔下《老人与海》中的老渔夫,拖着一副鱼骨头,告诉我们:抗争、搏斗、宿命,就是答案。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横空出世,面对超强台风,也并非一切尽在掌握。人与海洋,是否只能互相伤害?

01.jpg

直到这三兄弟出现,他们重新定义了人与海洋的关系:

南太平洋的捕鱼茅屋

一切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说起。美国一组三兄弟舍弃朝九晚五的工作,从加州搬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(Tahiti)岛,也译为大溪地岛。吸引他们的,是法属波利尼西亚自然和人文风景,以及秘境般的南太平洋。

三兄弟中的Kelley从当地捕鱼茅屋获得灵感……这宣告人类与海洋一个重大里程碑时代的开启。他们把高桩打入海底并在桩顶建造房间,为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,就在水下添加帮助珊瑚和鱼类生长的设计。为了让客人在室内也能随时观景,他们特意把客厅地板换成树脂玻璃,水下景色一览无遗。

人与海洋,第一次以享受的名义,通过智慧、创意,互相融合、和谐共处。

02.jpg

花开全球的度假Style

三兄弟在塔希提岛的创新,受到客人们的认可和喜欢,也令其他酒店开始模仿。最初的水上屋算不上豪华,关键是散发着独特的热带休闲魅力。这样一种Style,引发豪华度假酒店的设计和建设革命。

从南太平洋到加勒比,甚至在内陆的江河湖泊上,水上屋在全球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除了标志性的玻璃地板,其他都极尽奢华。据水上屋度假村预定网站统计,目前全球水上屋的数量接近9000间,分布在165个度假村内。

被世人称为巴厘海男孩的这三兄弟,在五十年前创造性的定义了人类旅游和度假方式。

03.jpg

将 “度假=阳光+沙滩+大海” 植入全世界人民的认知,并塑造为一种期望和愿景,至少从经济学和商业运作角度来说,价值再怎么高估都不过分。

近年来持续发展壮大的水上屋度假村市场,是对巴厘海男孩最好的致敬。江山代有才人出,全球一些酒店管理院校,例如澳大利亚蓝山国际酒店管理学院、理诺士国际酒店管理学院西班牙校区等,专门开设度假村管理课程培养人才,或许下一次创新,就由他们推动。

本文由留学顾问Tina编写,2017年9月21日发布于“菲要留学”微信公众号。

Tina 观点

海明威以不朽的笔触刻画了老人与大海搏斗的决绝和宿命,同样伟大的巴厘海男孩这三兄弟,里程碑般的定义了人类与海洋的互相融合以及度假享受。酒店管理的伟大之处,就在于将享受、奢华以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听得到的方式,让每位客人尽情体验,并无限提升。